序号 |
项目名称 |
文号 |
负责人 |
参加人员 |
经费 (万元) |
类别 |
起止时间 |
是否转化 |
转化方式 |
转化实验教学项目名称 |
1 |
面向新工科大电类领军人才的国际化实践培养体系探索与研究 |
教高厅函〔2020〕2号 |
荣命哲 |
刘文凤,杨旭,罗新民 |
8 |
a |
2021.01-2022.12 |
是 |
其他 |
实践培养机制建设。1.首创“高校-学会-企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2.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5个科教基地对外开放机制;3.建立中国电力教育大学院长联席会并担任主席;4.发起并成立了西部高校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共同体 |
2 |
面向新工科,以行业学会为纽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教高厅函〔2020〕2号 |
别朝红 |
荣命哲,路书军#,汤广福 |
8 |
a |
2021.01-2022.12 |
是 |
其他 |
实践培养模式建设。1.设立全开放“创新实验室”,广泛邀请电机工程学会资深专家,线上线下结合举办“电气行业工程师进课堂”;2.构建“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参加项目设计课和创新实验及各类国家级竞赛项目提供平台。 |
3 |
面向中西部产业亟需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探索与实践 |
教高厅函〔2020〕2号 |
王小华 |
陈立斌#,王昕红#,张彦鹏# |
8 |
a |
2020.10-2022.10 |
是 |
其他 |
实践培养机制建设。面向中西部产业和特点总结了西部院校在人才培养协同育人的教育模式。 |
4 |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工程领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优秀结题) |
陕教高办〔2020〕3号 |
别朝红 |
刘文凤,杨旭,邹建龙 |
4 |
a |
2020.04-2022.04 |
是 |
其他 |
实践培养机制建设。1.建设了交叉融合的培养理念并开展了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成立了“能源互联网专业”;2.完成了以知识获取-能力培养-素质养成为主线的领军型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了本硕连读、硕博连读、长学制、直博等多层次多类型领军型人才培养新方案,为学生提供符合个人发展路径的多样化选择;3.加强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压缩20%的授课学分,加大实践创新环节,增加6个综合实验,新开26个开放创新实验,新增7门项目设计课。 |
5 |
西部高校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共同体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陕教高办〔2021〕18号 |
别朝红 |
刘文凤,王曙鸿 |
4 |
a |
2021.12-2023.12 |
是 |
其他 |
实践培养模式建设。1.成立了西部高校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共同体;2.牵头成立“电力电子课程”虚拟教研室、“电路课程”虚拟教研室、“西部地区电工电子实验课程群”虚拟教研室,联合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几十所高校加入虚拟教研室,破解高校人才培养特别是实践教学培养的难题;3.首创“以我为主、对等交换、互免学费、双向交流”为核心的双学位国际班。 |
6 |
新工科背景下陕西省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及路径优化研究 |
陕教高办〔2020〕75号 |
王小华 |
陈立斌#,梅红#,杨海波# |
4 |
a |
2020.05-2022.12 |
是 |
其他 |
实践培养机制建设。探索出了涵盖“创新基础知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四个关键方面的多层次创新素养构成体系。 |
7 |
2016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改革——非电量电测技术虚拟仿真实验 |
教高司函〔2016〕53号 |
孙晓华 |
乌江 |
1 |
a |
2016.04-2018.03 |
是 |
实验案例 |
一、虚拟LabVIEW的仿真实验:1.虚拟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测距实验2.虚拟差动电容传感器测距实验3.虚拟多温度传感器测温实验4.虚拟多类型数字滤波器频率特性5.虚拟小波消噪实验。二、远程测控:1.多类型模拟滤波器频率特性测试系统2.三极管电流特性曲线自动测试系统3.软磁材料交流磁特性测试系统。 |
8 |
2017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改革——《基于虚拟仪器的传感器实践》教材编写 |
教高司函〔2017〕37号 |
孙晓华 |
/ |
0.5 |
a |
2017.10-2019.10 |
是 |
实验项目 |
课程实践教学的所有实验项目(35项),增加了mulsitim传感器建模与电路仿真实验项目(10项)。 |
9 |
2017年教育部-美国DIGILENT公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FPGA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微课建设 |
教高司函〔2017〕37号 |
宁改娣 |
金印彬 |
0 |
a |
2017.08-2019.07 |
是 |
实验项目 |
1.FGPA综合设计实验-数字钟;2.微处理器综合设计实验。 |
10 |
电气工程专业若干专业课中外教材比较研究 |
教高司函(2018)58 |
罗先觉 |
钟力生,卓放,刘进军,康小宁,丁卫东,娄建勇 |
5 |
a |
2019.07-2020.07 |
是 |
其他 |
电路教材建设 |
11 |
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型实践平台建设 |
教高司函〔2019〕12号 |
刘宁艳 |
杨建国,金印彬,王小华 |
1.5 |
a |
2019.01-2019.12 |
是 |
实验项目 |
1.人脸识别系统;2.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3.图书馆座位预约系统;4.智能物流小车 |
12 |
面向中西部现代产业学院亟需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理论与实践:以研究型大学为例 |
教高厅函〔2020〕2号 |
王小华 |
王昕红#,杨爱军,段玉岗#,罗新民 |
10 |
a |
2020.09-2022.12 |
是 |
其他 |
实践培养模式建设 |
13 |
面向本科生大面积教学的自主可控的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教学内容与实践模式改革与资源建设 |
教高厅函〔2021〕3号 |
杨旭 |
宁改娣,胡飞虎,张虹,张国钢,陈刚 |
5 |
a |
2020.09-2021.12 |
是 |
实验案例 |
1.“基于深度视觉的电缆异物清理机器人”实验案例;2.“基于深度视觉的四旋翼巡线机器人”实验案例;3.“基于深度时空模型的新能源预测研究”实验项目;4.“树莓派电气场景识别”实验项目;5.“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爪机械臂”实验项目 |
14 |
基于CPAC-OTOBOX的四足机器人开发 |
教高厅函〔2021〕3号 |
张皎 |
孙敏 |
2 |
a |
2020.11-2021.11 |
是 |
实验项目 |
1.自寻迹小车设计 |
15 |
2018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鼎阳科技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础实验开发 |
教高司函[2018]59号 |
原晓楠 |
刘晔,李瑞程 |
3 |
a |
2019.01-2020.01 |
是 |
实验项目 |
1.示波器的使用微视频;2.信号发生器的使用微视频;3.稳压源的使用微视频;4.单管低频电压放大器实验微视频;5.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微视频 |
16 |
智能变电站数字化计量系统虚拟仪器实验平台 |
教高司函[2019]12号 |
骆一萍 |
曾翔君 |
3 |
a |
2019.03-2020.03 |
是 |
实验案例 |
基于NI公司的CompactRIO嵌入式平台和配套模拟采集卡、数字I/O卡建设了一套智能变电站数字化计量系统虚拟仪器平台 |
17 |
基于CDIO的电子系统综合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
教高司函[2020]6号 |
张虹 |
金印彬,刘宁艳 |
5 |
a |
2020.01-2021.12 |
是 |
实验项目 |
1.云端实验-模数转换;2.云端实验-数模转换;3.远程云端实验-按键消抖;4.云端实验-串行通讯;5.云端实验-带开关控制的电机调速;6.口袋机实验-基于STM32的数字示波器;7.口袋机实验-语音识别智能心率测试仪 |
18 |
电子系统设计创新联合实验室 |
陕教高办〔2019〕10号 |
刘宁艳 |
金印彬,杨建国,王小华 |
0 |
a |
2019.10-2020.10 |
是 |
实验项目 |
心电信号发生器设计、基于STM32的超声波雷达 |
19 |
新工科背景下西安交通大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 |
陕教高办〔2019〕21号 |
王小华 |
王小华,陈立斌#,段玉岗#,罗新民,王昕红# |
5 |
a |
2020.01-2021.12 |
是 |
其他 |
实践培养机制建设。探索了新功课背景下西安交通大学的实践教学改革方法,创新实践平台体系覆盖理、工、医、管、文等多个学科门类,整合二十余家知名企业的优势资源,已初见成效的电一体、能源化工、智能电气、航空航天等8个交叉实践创新平台和校外基地每年接收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师生近3400人次开展交叉实践创新研究,支持学生和教师在竞赛、大创项目、科研论文等方面取得优异的成绩。 |
20 |
新工科背景下陕西省大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及路径优化研究 |
陕教高办〔2020〕3号 |
王小华 |
梅红# |
2 |
a |
2020.04-2021.12 |
是 |
其他 |
实践培养机制建设。通过构建创新素养评价指标体系,量化分析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动态调整创新创业育人举措,进一步有针对性的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评价、反馈、引导、提高”的持续改进闭环机制,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
21 |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力评价及双创教育优化路径研究 |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 |
王小华 |
陈立斌#,梅红#,王昕红,徐菲#,张炜丽#,司如雨#,张泽# |
10 |
a |
2019.06-2020.12 |
是 |
其他 |
实践培养机制建设。基于理论构建与调研分析结果,结合新时代下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式的特征,对不同途径存在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遇、挑战进行梳理。针对构建的创新素养指标,从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建立交叉培养机制、产教协同育人、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育人、多主体联动实践育人等方面为构建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并从构建科学化教学体系、建立强有力的师资力量、营造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重视学生的体验与收获、关注对社会的长远影响这五个角度为以上培养方案的实施提供优化路径及改革策略。 |
22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9年度实验室管理专项课题 |
高学会[2019]57号 |
刘晔 |
原晓楠,张浩,李瑞程,孙晓华 |
3 |
a |
2019.11-2021.11 |
是 |
实验项目 |
1.电感测量仪的设计与实现2.智能植物培育体3.线阵LED旋转显示装置 |
23 |
“锂电池充放电变换器设计”电路开放实验设计与实践 |
教高司函〔2021〕14号 |
沈瑶 |
邹建龙 |
5 |
a |
2021.01-2022.01 |
是 |
实验项目 |
1.锂电池充放电变换器设计与仿真 |
24 |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GWL智能实验室的实验教学体系智能化建设研究 |
教高司函〔2021〕14号 |
原晓楠 |
李瑞程 |
2 |
a |
2021.01-2022.01 |
是 |
实验项目 |
1.智能垃圾分类站2.智能口罩3.电子向日葵 |
25 |
特高压输电线路电场虚拟仿真实验及其数值算法研究 |
教高司函〔2021〕14号 |
沈瑶 |
高昕悦,赵彦珍,王超 |
2 |
a |
2022.06-2023.06 |
是 |
实验软件 |
1.软件“典型特高压输电设备电场虚拟仿真实验”;2.实验项目“输电线路仿真” |
26 |
基于仿真实验平台的新能源电力电子与变流控制的电路仿真项目开发 |
教高司函〔2021〕18 号 |
周翔 |
张帆,闫争超 |
5 |
a |
2021.09-2023.09 |
是 |
实验案例 |
1.基于Buck变换器的一族降压型隔离/非隔离DC-DC变换器拓扑衍生平台2.基于反激变换器的漏感引起的电压尖峰消除技术仿真平台3.DAB以及LLC谐振变换器的效率优化下的参数设计仿真平台 |
27 |
基于无线充电应用的电力电子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 |
教高司函〔2021〕18 号 |
闫争超 |
周翔,张帆,伍敏* |
5 |
a |
2021.09-2022.08 |
是 |
实验项目 |
1.实验项目“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实验” |
28 |
基于新工科的“电磁兼容技术”课程虚拟仿真实验建设及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
教高司函〔2021〕18 号 |
陈玉 |
白洁,孔忻,王双,张靖雯*,钟辉* |
5 |
a |
2021.10-2023.04 |
是 |
实验项目 |
1.电波暗室的仿真设计;2.飞机机身上的天线串扰仿真设计;3.圆环天线的无线电能传输仿真设计 |
29 |
基于ETPP的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课程改革与建设 |
教高司函〔2021〕18 号 |
张虹 |
刘宁艳,张璞 |
5 |
a |
2021.07-2023.07 |
是 |
实验项目 |
1. 远程云端实验-模数转换;2.远程云端实验-数模转换;3.远程云端实验-按键消抖;4.远程云端实验-串行通讯;5.远程云端实验-带开关控制的电机调速;6. 口袋机实验-基于STM32的数字示波器;7. 口袋机实验-语音识别智能心率测试仪 |
30 |
基于虚实结合电力拖动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
教高司函〔2021〕18 号 |
迟晓红 |
卓放、刘文凤、王丰、易皓 |
5 |
a |
2022.01-2022.12 |
是 |
实验项目 |
1.步电机拖动开环系统建模设计与仿真;2.异步电动闭环拖动系统的设计与仿真;3.三相异步电动双馈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
31 |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罗克韦尔工业互联网架构的信息融合与智能控制师资团队建设 |
教高司函〔2021〕18 号 |
司刚全 |
贾立新,曹晖,闫大鹏 |
2 |
a |
2021.09-2023.09 |
是 |
实验案例 |
工业互联网架构的智能测控系统 |
32 |
面向能源与环境工程的新工科建设 |
教高司函〔2021〕18 号 |
马丹丹 |
石建稳,李智辉,李俊,季欣 |
5 |
a |
2021.10-2022.09 |
是 |
其他 |
转化为教学及实验课程:新能源材料与装备(包含小批量学生的实验室现场学习与操作) |
33 |
伺服电机控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开发 |
教高司函〔2021〕18 号 |
杜锦华 |
龙云#,原尚彬# |
5 |
a |
2021.06-2023.06 |
是 |
实验项目 |
1.电磁器件与系统分析仿真实验;2.基于硬件在环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技术 |
34 |
隔离双向直流-直流电力电子变换器实验平台开发与课程设计 |
教高司函〔2021〕18 号 |
张帆 |
周翔,闫争超,秦梦洁* |
5 |
a |
2021.09-2023.09 |
是 |
实验案例 |
隔离双向直流-直流电力电子变换器教学实验平台 |
35 |
宽禁带半导体器件应用教学实验平台 |
教高司函〔2021〕18 号 |
王来利 |
张帆,周翔,闫争超 |
5 |
a |
2021.10-2023.09 |
是 |
实验项目 |
1.实验项目“宽禁带半导体器件测试实验” |
36 |
非电量电测技术课程的创新实践 |
教高司函〔2021〕18 号 |
孙晓华 |
王威望,张浩,刘晔 |
2 |
a |
2021.10-2022.10 |
是 |
其他 |
学生自主竞赛项目(20项) |
37 |
“新工科”背景下的电子系统设计课程改革研究 |
教高司函〔2021〕18 号 |
张璞 |
阎波#,杨建国,张虹,金印彬,刘宁艳 |
5 |
a |
2021.09-2022.09 |
是 |
实验项目 |
1.“太阳能灯”、2.“智能电子秤” |
38 |
面向应用需求的《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课程改革 |
教高司函〔2021〕18 号 |
何英杰 |
吴锴,周峻,刘俊 |
2 |
a |
2021.09-2022.08 |
是 |
实验案例 |
提出了基于虚实结合的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课程教学模式 |
39 |
无人机智能无线充电系统实验教学研究 |
教高司函〔2021〕18 号 |
王来利 |
闫争超,周翔,赵晨旭 |
5 |
a |
2021.10-2023.09 |
是 |
实验软件 |
1.软件“无人机智能无线充电系统控制软件”;2.实验项目“无人机智能无线充电系统实验” |
40 |
电力开关设备理论教学融入电磁仿真模块开发的教学改革研究 |
教高司函〔2022〕8号 |
孙昊 |
杨飞,何海龙#,吴翊,李旺*,郑倩倩*,沈杰* |
4 |
a |
2022.01-2023.12 |
是 |
实验软件 |
软件“电磁铁自主化仿真软件包” |
41 |
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校企联合电工电子实验室建设 |
教高司函[2023]1号 |
沈瑶 |
邹建龙,王超,高昕悦,赵彦珍 |
2 |
a |
2022.06-2023.06 |
是 |
实验项目 |
1.智能消防机器人设计;2.智能门禁系统设计;3.无线识别系统设计 |
42 |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新能源领域的产学研教学体系探索 |
教高司函[2023]1号 |
王来利 |
张虹,甘永梅,闫争超 |
5 |
a |
2022.09-2023.08 |
是 |
实验案例 |
实验案例“光伏系统实验” |
43 |
《电路实验》教指委推荐教材建设项目 |
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
邹建龙 |
高昕悦、王超、沈瑶、赵彦珍 |
0 |
a |
2022.1-2023.12 |
是 |
其他 |
已出版教材一部,《电路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4月出版。 |
44 |
《电路(慕课版)》教指委推荐教材建设项目 |
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
邹建龙 |
/ |
0 |
a |
2022.1-2023.12 |
是 |
其他 |
已出版教材一部,《电路(慕课版,支持AR+H5互动)》,人民邮电出版社,2023年4月出版。 |
45 |
《简明电路基础》教指委推荐教材建设项目 |
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
罗先觉 |
/ |
0 |
a |
2022.1-2023.12 |
是 |
其他 |
已出版教材一部,《电路(第6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6月出版。 |
46 |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教指委推荐教材建设项目 |
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
张锋 |
/ |
0 |
a |
2022.1-2023.12 |
是 |
实验项目 |
转化为模电实验项目 |
47
|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电路”建设 |
教高司函
[2013]115号 |
罗先觉 |
王仲奕等 |
10.0 |
a |
2013.6-2018.6 |
是 |
其他 |
学习人数超过24万 |